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卧铺营运客车和 57 座以上营运客车淘汰工作是我省“平安交通 建设年”和温州市“8+3”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工作任务。温州市高度 重视, 坚持分类施策、奖补引导、疏堵结合的原则, 强化统筹协调、 集中攻坚、全力推进。截至 11 月 10 日,温州市率先提前完成该两 项全省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 145 辆卧铺和 184 辆 57 座以上营运客 车(以下简称“两类客车”)淘汰工作目标。主要做法:
一、充分论证, 精准施策科学推进。一是深入调研摸底。通过 “一对一”入企调研和“一对多”座谈交流, 充分掌握企业诉求及难点问题。针对调研发现的企业存在淘汰补偿资金缺口大、经营者 对提前淘汰存在抵触心理、淘汰工作涉及面广维稳风险大等突出问 题, 充分征求县(市、区) 交通、财政部门和客运企业意见, 加强 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 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 实施方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确保方案内容科学可行、执行程 序合理规范。二是明确补偿标准。深入调研近几年车辆交易价格等, 并通过第三方车辆评估机构对车辆残值进行测算。在取得大量调查 数据的基础上, 多次会商财政部门研究确定“两类客车”淘汰经济 补偿标准, 明确车龄 10 年以上的, 主要结合市场交易价格确定补偿 标准; 车龄 10 年以内的, 根据年限分档划分补偿标准。三是强化政 策激励。出台《温州市卧铺和 57 座以上客车淘汰实施方案》,淘汰 奖补政策以经济补偿为主、包车指标奖励为辅, 依据车辆年限给予 相应经济补偿, 规定在 2021 年 11 月 15 日前完成淘汰任务的再给予 每车 2 万元奖励,并根据任务数给予企业 1 至 3 个省际包车运力指 标奖励。除省奖补资金外, 市县两级还预计安排财政奖励资金共 1400 余万元。
二、加强督导, 攻坚破难强力推进。一是强化考核。将“两类 客车”淘汰任务纳入市考绩办对县(市、区) 政府年度考核内容, 有效压实县(市、区) 主体责任。借助市政府“8+ 3”重点领域节 点性任务百日攻坚项目, 对“两类客车”淘汰工作建立每周重点督 查、半月统计通报、每月考核排名的督查考核机制, 全力加快淘汰 工作进度。二是集中攻坚。召开全市客运“两类客车”淘汰工作推进现场会, 全面动员启动集中攻坚行动, 要求各地严格采取任务清 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等“三清单”式挂图作战推进“两类客车” 淘汰任务落地, 并要求任务进度落后县(市、区) 表态保证在规定 时间节点完成淘汰任务。三是驻企督导。对进度滞后的重点企业和 县(市、区) 落实专人实行“一对一”挂牌指导督办, 以驻企督导 形式强化动态监管, 督促落实“两类客车”淘汰的企业主体责任。 如安排专班入驻乐清市商旅旅游客运有限公司, 逐车逐人开展动员 工作, 将“两类客车”淘汰责任压实到每个车辆经营者, 确保提前 完成淘汰工作。
三、疏堵结合, 蹄疾步稳有序推进。一是加大监管力度。利用 省重点联网联控系统, 加大“两类客车”运行情况日常抽查频次; 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两类客车”专项整治行动, 加大客车检查和路 面监管力度, 从严从重查处“两类客车”违法违章行为。严格落实 “两类客车”限制营运政策, 规定不得从事班线加班、省内临时包 车、 800 公里以上包车业务。二是调整经营用途。对属于 800 公里以 上班线经营的“两类客车”,允许按照 1: 1 比例调整为市际包车运 力,并注销班线经营权。全市共有 52 辆属于 800 公里以上班线的“两 类客车”调整为市际包车运力,既从源头上消除 800 公里以上班线 疲劳驾驶、超速、站外组客等突出安全隐患, 同时又引导扶持企业 实现持续发展。三是做好行业维稳。指导督促各县(市、区) 交通 运输部门在地方政府领导下, 主动对接公安、信访、街道乡镇等部 门, 做好社会稳定风险排查研判, 制定落实应对预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畅通信访渠道, 加强舆情监控, 及时妥 善处理可能发生的聚众滋事和矛盾冲突, 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或 极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