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众服务 > 道路危险品运输

危险品道路交通运输要注意这些事项

发布日期:2017-09-01 10: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网

一车氯酸钠带走了至少13条人命。5月23日6时20分,一声巨响、刺眼的白光、浑浊的蘑菇云,几乎同时从张石高速的隧道内迸出。车架碎片、煤块仿佛从天上掉落,隧道口的煤车司机形容,“就像几百人同时扔砖头。”约400米长的隧道内,9辆车18人,至少13人被爆炸吞噬。另外重伤3人,仍在医院抢救,全身烧伤比例分别为42%、62%和95%...这起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危化品运输车交通安全的关注。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关于危险品道路交通运输要注意哪些事项。

凡具有腐蚀性、自燃性、易燃性、毒害性、爆炸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均属危险品。危险品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运输中如防护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并且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较一般车辆事故更加严重。

为确保安全,在危险运输中应注意以下八点:  1.注意包装危险品在装运前应根据其性质、运送路程、沿途路况等采用安全的方式包装好。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在包装上做好清晰、规范、易识别的标志。 2.注意装卸危险品装卸现场的道路、灯光、标志、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装卸的条件。装卸危险品时,汽车应在露天停放,装卸工人应注意自身防护,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滚翻、重压和倒置,怕潮湿的货物应用篷布遮盖,货物必须堆放整齐,捆扎牢固。不同性质的危险品不能同车混装,如雷管、炸药等切勿同装一车。 3.注意用车装运危险品必须选用合适的车辆,爆炸品、一级氧化剂、有机氧化物不得用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装运;爆炸器、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物、一级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机装运。除二级固定危险品外,其它危险品不得用自卸汽车装运。 4.注意防火危货运输忌火,危险品在装卸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车厢内严禁吸烟,车辆不得靠近明火、高温场所和太阳暴晒的地方。装运石油类的油罐车在停驶、装卸时应安装好地线,行驶时,应使地线触地,以防静电产生火灾。 5.注意驾驶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应设置GB13392-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规定的标志。汽车运行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遇有情况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刹车,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 6.注意漏散危险品在装运过程中出现漏散现象时,应根据危险品的不同性质,进行妥善处理。爆炸品散落时,应将其移至安全处,修理或更换包装,对漏散的爆炸品及时用水浸湿,请当地公安消防人员处理;储存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罐体出现泄漏时,应将其移至通风场地,向漏气钢瓶浇水降温;液氨漏气时,可浸入水中。其它剧毒气体应浸入石灰水中。易燃固体物品散落时,应迅速将散落包装移于安全处所,黄磷散落后应立即浸入水中,金属钠、钾等必须浸入盛有煤油或无水液体石腊的铁桶中;易燃液体渗漏时,应及时将渗漏部位朝上,并及时移至安全通风场所修补或更换包装,渗漏物用黄砂、干土盖没后扫净。 7.注意停放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不得在学校、机关、集市、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停放,如必须在上述地区进行装卸作业或临时停车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当地公安部门的同意。停车时要留人看守,闲杂人员不准接近车辆,做到车在人在,确保车辆安全。 8.注意清厢危险品卸车后应清扫车上残留物,被危险品污染过的车辆及工具必须洗刷清毒。未经彻底清毒,严禁装运食用、药用物品、饲料及动植物。

如在高速路上遇危化品运输车发生事故咋自救?

辨认危化品运输车辆 高速路上遇到危化品车,你能辨认吗?吉林交警提醒驾乘人员,目前,运输危化品的车辆主要为罐车,也有部分危化品采用卡车运送,按照相关规定,运送危化品的车辆都应在醒目位置放置“危险品”标识。危化品名称一般会在车尾的罐底或罐身喷注。

逃生 吉林交警温馨提示:危化品种类繁多,危险性质各不相同,如何安全地撤离也与周围水体、天气、地形、风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为有毒、可燃的气体或者其挥发物有毒、可燃的液体泄漏,现场有风的,驾乘人员应优选上风(逆风)方向逃生。 如果事故发生在坡道上,除注意风向外,还要根据选好逃生的垂直方向。甲烷、一氧化碳、乙烯、乙炔等比空气轻,无风环境下应尽量选择下坡方向逃生。苯、氯气、光气等比空气重,无风环境下应尽量选择上坡方向逃生。 不少危化品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产生其他危险,因此在雨天或路面湿滑情况下逃生尽量选择高处,同时注意尽量不要接触附近水体,尤其是事故现场附近的路面积水或落地雨水。

报警 如果遇到危化品车在高速路上发生事故,吉林交警提醒驾乘人员,在逃离至安全地带后,应立即拨打12122向交通执法部门报警,同时拨打119联系消防部门救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报警时应尽量描述事故现场情况,如涉事危化品的种类、现场是否有泄漏、是否发生爆炸或燃烧、周围是否有水体等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