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微公交参加温州少先队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在老人公寓帮扶老年乘客上车。
第四代新能源微公交车辆投用。
随着一辆辆公交车开进瓯海泽雅山区深处,公交线路从温州市区的“主动脉”逐渐延伸到山林深处的“毛细血管”。家住山区的群众,再也不用为下山看病购物、看望家人而发愁了。
无论是山区公交线路不断延伸,还是市区微公交线路逐步开通,温州交运集团城西公交有限公司始终围绕着“服务创优惠民生品质提升促发展”的主题,实实在在为温州市民解决出行问题。
服务民生 打通山区社区“快车道”
“现在公交车直通到我们村里,花几块钱就能在家门口坐车到市区,比以前方便多了。”对于山区公交,家住泽雅崎云村的周先生赞不绝口。
崎云村海拔约1000米,此前,受限于路窄、坡陡、弯急等安全问题,泽雅山区公交线路难以开通。出行成了困扰泽雅山区居民的一大烦心事。
2015年1月,为解决山区居民出行难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由城西公交公司开通的泽雅片区首条进山公交——泽雅客运班线正式运营。“我们的山区公交车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中巴车,也有七座面包车;人选方面,我们则是安排技术扎实、心态平稳、经验丰富的优秀驾驶员负责。”温州交运集团城西公交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曙介绍道,经多次线路新辟和延伸,城西公交公司目前已开通24条山区公交线路,运营范围覆盖瓯海泽雅山区、鹿城夏家山、下冯山等区域,日均运送山区群众2500余人次,村镇到市区“最多换乘一次”的目标得以实现,山区公交成为了驶向共同富裕的“幸福”公交。
打通山区公交线路之余,城西公交还深入服务“一老一幼”群体,加快建设儿童、老年友好城市步伐——
“7点35分,1号线温迪锦园站头去广场路小学白鹿洲校区的车到了,准时发车!”
每到上学日的早晨,红领巾微公交驾驶员就会准时在群里“呼叫”,提醒家长该让孩子出门了。和市区普通公交不同,“红领巾专线”最大的特点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为上下学的学生提供点对点定制接送服务。
“微公交的出现能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难,而红领巾专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线路。”项曙说道,“红领巾”点对点的接送服务,不仅能代替家长安全接送孩子,还能缓解校门口道路拥堵现状。目前,城西公交公司已开通11条红领巾微公交线路,惠及鹿城、瓯海1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日均服务学子达2100余人次,解决了各辖区近140个住宅小区学子出行需求。凭借独特的微公交品牌运营模式,“红领巾”微公交专线获得了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称号,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交转型的典型示范。
今年9月,103路等3条“敬老爱老”公交专线正式启动。前来体验的卢阿姨告诉记者,“我平时外出锻炼、购物都坐公交,很便捷,非常好。”
低入口、按摩锤、老花镜、常用药、老人防诈漫画宣传……在103路“敬老爱老”公交专线内,随处可见敬老元素。为架起敬老爱老“连心桥”,近年来,城西公交从老年人出行需求出发,推出28路、103路、睦邻颐养中心专线共三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其中,28路驾驶员戚三豹独具特色的“口头播报”,深受老年乘客好评;睦邻颐养中心专线的开通,解决了睦邻颐养中心上百名老年人出行难题;九山首末站升级改造为九山新时代敬老文明实践站,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温州建设老年城市持续赋能。
助力“双碳” 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树150万株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西公交对于公交车实行“油改电”的更新换代,正是践行此举的真实写照。
“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确实安全舒适多了,噪音小,驾驶员师傅开车也很稳,没了以往的颠簸感。”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城西公交公司投资近4亿元购置新能源车辆,用以替换达到使用年限的常规燃油公交车。相较于过去的燃油车,新能源车辆具有起步迅速、噪声低等优点,在油耗方面更是效果显著。一辆常规燃油公交车每年行驶里程约6万公里,消耗燃油近1.3万升,而替换成纯电动公交车后,单辆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吨。按城西公交现有新能源车辆计算,一年可以减少碳排放约1.5万吨。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一棵树每年可吸收并储存4千克-18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了150万棵树。
作为公交企业,城西公交拥有众多车辆停放场站,其中,新能源车辆充电场站25座,拥有充电车位589个,先期对包括十里亭、陈村、藤桥、瓯海中心区等在内的6处充电站场开展对外充电,有效解决周边市民车辆充电需求。“我们的公交车都是白天外出作业,充电场站基本晚上才会派上用场,所以在各场站白天空闲时段,在满足自有公交车补电同时,对市民开放,提高场站利用率。”项曙介绍道,开放的充电场站还配套了吃饭、休息、洗车等便民服务,深受网约车、出租车等司机的欢迎。目前,城西公交其他充电场也在安装设备阶段,计划后续逐步对外开放。
党建引领 共同凝聚奋进“心”力量
在城西公交有限公司里,以公交车元素创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格外引人注目——标有“一路同享、一路同建、一路同创、一路同心”四个模拟公交站台,公交车形墙上悬挂着的一面面党员旗帜,以齿轮为轴转动着的各个党支部,公交车座椅旁展示着的特色专线……“旁边就是我们的职工之家,员工既可以在这里休闲放松,也可以学习新理论。”项曙介绍道。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城西公交有限公司党委围绕市委“瓯江红·百强千佳”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作,争创国资国企体系党建工作新标杆,成功建成瓯江红·城西公交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设有价值观文化墙、企业形象墙、功能室索引台、媒体播放显示屏等,发挥着提升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能力的作用。
“城西公交有限公司党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持续深化‘红色潮涌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在服务群众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体现国企担当和公交力量。”谈及公司各项工作,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最美温州人·第八届温州市道德模范许延林感触颇深。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党员进班组、进小区、进学校、进楼宇,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组织党员、志愿者下沉包联社区充实基层力量,累计下沉服务1691人次,累计信用时数4700余小时;以巩固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开展“清洗公交站台擦亮城市窗口”等志愿服务,日均安排127名志愿者对所属1600余个公交站台,93个公交枢纽及首末站进行专项整治,掀起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热潮。
在党建引领下,城西公交有限公司阔步向前,一张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山区行政村为末梢的公交网络正在加速步形成,以“公交温度”织出民生底色的幸福画卷,正在加速成形。图片均由温州交运集团城西公交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