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019/2024-0003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24-01-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3年温州交通运输工作要点进展情况(截至12月26日)
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

序号

任务

事项来源

责任处室

进展情况

下月计划

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00亿元(交通口径完成371亿元),交通投资增长不低于10%,力争达到12%。

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

建设处*、强市专班、前期中心

1-11月完成投资537亿元(统计口径)、同比增长15.1%,高于全省平均10.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380亿元(交通口径)、同比增长15.6%。

做好一季度投资排摸工作。

实施重点交通项目126个,建成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市域铁路S2线等10个重点项目,开工机场三期工程、市域铁路S3线、青文高速文成段、甬莞高速洞头支线、甬台温改扩建(湖雾岭段、北白象至南白象段)等15个重点项目。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

强市专班*、建设处、机场处、前期中心

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已完成预可批复;甬台温高速二标乐清碉楼迁改论证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项目申请报告上报省发改委待批,实施方案省发改委已组织审查;甬莞高速公路洞头支线完成用地预审批复,项目申请报告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实施方案省发改委已组织审查;乐永青高速已完成涉景、用地预审论证;市域铁路S3线、青文高速公路(文成段)、甬台温改扩建工程湖雾岭隧道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等10个项目建成。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甬台温高速改扩建湖雾岭隧道段、苍泰高速、青文高速土地正式获批,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北白象至南白象段、瑞安联络线用地报国务院;瑞安至苍南高速公路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70%;杭温高铁正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域铁路S2线开通运营。

持续推进项目前期,完善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温州湖雾镇至南塘枢纽、乐枢纽至北白象段和甬莞高速洞头支线项目实施方案;青文高速、苍泰高速完成施工许可,加快甬台温高速改扩建湖雾岭隧道段、北白象至南白象段、瑞安联络线、建设用地报批工作;104国道瓯海段、苍南段、228国道龙沙至岱岭段完工。235国道泰顺司前至罗阳段改建工程、322国道文成西坑至景宁交界段改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瑞安至苍南高速公路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72%。

统筹推进50个重大交通项目前期、131个节点,乐永青高速完成项目核准,甬台温高速三标完成初设批复,合温高速(温州段)、杭绍台高速南延乐清段完成工可编制。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

前期中心

统筹推进50个项目131个前期节点,已完成前期节点52个。乐永青高速已完成涉景、用地预审论证;甬台温高速南白象至浙闽界段已组织召开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论证会,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合温高速已上报要求组织项目工可审查请示件;330国道鹿城藤桥段、瓯海潘桥至泽雅段已获工可批复;S325洞头至庆元公路乐清翁垟至永嘉上塘段(乐清一期)、220省道青田至泰顺公路文成玉壶至渡渎段、219省道临安至苍南公路平阳怀溪段、闹村段已获工可批复,S218安吉至龙港公路平阳水头至鳌江段工程已出具工可行业意见。

深化乐永青高速、合温高速项目工可方案和投融资方案论证,甬台温高速三标推进特许经营实施方案审核工作;合温高速推进项目工可审查相关工作。力争完成S326苍南至庆元公路苍南霞关至马站段工程工可编制;S219临安至苍南公路苍南灵溪至炎亭段工程、S325乐清翁垟至永嘉上塘段(乐清段二期)工程用地预审批复;S218安吉至龙港公路平阳水头至鳌江段项目工可批复。

出台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实施方案,修编温州港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两中心一示范”建设,加快建设大型国际集货拼箱基地、义新欧班列监管场站、港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成核心港区深水进港航道。围绕核心港区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推动海铁联运始发站从单点向多点、省内向省外拓展,新增近洋集装箱航线4条,港口货物吞吐量8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突破150万标箱(省政府考核13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联运超5000标箱。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温州市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温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温州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两个健康”2023年工作要点

港航处*、规划处、市港航中心

印发《温州市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工作专班组建方案》《温州市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2023年任务清单》。温州港总体规划修订完成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成果,总规修订完成招标。大型集货拼箱基地完成土地招拍挂,港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过渡期完成硬装,新辟马来西亚、日本、印尼三条近洋航线,1-11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42万标箱、同比上升12.51%,货物吞吐量完成8049.17万吨、同比增长3.93%,海铁联运完成5278标箱、同比增长20.39%。

推进乐清湾C区、状元岙二期、国际大型集货拼箱建设,争取近洋航运中心研究资金落实,稳固既有航线,继续推进新辟航线工作。

加快乐清湾港区C区、状元岙二期等重大港口项目建设,深化大小门岛大型公共码头等项目前期。

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市港航中心

乐清湾C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5.39亿元,总体完成形象进度75%,2#泊位完工,1#泊位水工主体完工,3#泊位水工主体完成60%。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97亿元,5月份5#引桥贯通,5#、6#泊位及引桥水工总体进度83%。对接洞头区,推进大小门岛大型公共码头预工可研究准备工作。

持续对接项目建设方,督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推进重大港口项目建设和项目前期研究。

积极申报全国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

港航处

交通运输部已公示第二批入选城市名单,温州未入选。开展第三轮申报筹备工作,局领导前往上饶对接联合申报工作。已开展第三批申报文本编制工作。

开展第三轮补链强链申报行动方案编制工作。

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达6%,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速达13%。

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财务处*、市公运中心、市港航中心

1-11月,全市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12.4%、全省排名第8;水路运输周转量16.4%、全省排名第3。

督促洞头出台《海运业发展政策》

提速建设航空物流园,加快推进温州机场三期项目、“客改货”飞机维修项目、航空物流产业园项目,积极推动浙南航空枢纽和长三角南翼临海空港创新供应链总部基地建设,4月投用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增机场国际货运航线2条,新增或恢复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条,力争开通1条通航旅游线路,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100万人次,力争达到1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9.5万吨,力争达到10万吨,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温州市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温州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两个健康”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部门重点工作

机场处

待高铁线位明确后推进航空物流园规划建设,当前在园区内规划建设航空物流综合体;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省政府已完成军地协议签署,预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持续督促机场集团、海经区加快浙南航空枢纽和长三角南翼临海空港创新供应链总部基地规划建设;当前各项工作整体进展顺利;截至当前已新开金边、香港、首尔、曼谷、长滩岛、马德里6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国际货运航线已新开1条温州至克拉克,另计划12月31日新开温州至河内国际货运航线;1-11月,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1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05.83%,货邮吞吐量9.59万吨、同比增长70.55%。

持续对接各项目业主和属地政府,加快推进项目规划建设工作。继续推进新辟航线工作。

分解落实交通治堵年度任务、民选民评整治交通堵点26个。其中市民生实事整治堵点10个。

市民生实事、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

运输处

完成堵点整治26个,完成总工程进度的100%。其中市民生实事完成堵点整治10个,完成投资金额3.25亿元,占总投资的93%,完成总工程进度的100%。

加强市县联动,做好后续材料的整理和归档并做好省考核的被考工作。

10 

优化提升公交线网,新增优化亚运专线5条、儿童(学生)专项5条,新增敬老爱老专线3条,试行氢能源公交线路2条,做好轨道交通S2线公交配套衔接,开通运营水上巴士。

温州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2023年工作安排

运输处*、市公运中心

截至11月20日,已经完成优化提升公交线网,新增优化亚运专线5条、儿童(学生)专项9条,新增敬老爱老专线3条,试行氢能源公交线路2条,做好轨道交通S2线公交配套衔接,水上巴士已于复通运营。


11 

建设提升农村公路750公里,乡镇三级以上公路通达率超93%,建制村双车道通达率超77%,实施农村公路差等路“动态清零”,优良中等路率超85%,力争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85%以上。完成投资24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省市民生实事、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市公运中心

截至12月25日,完成提升农村公路917.65公里,完成投资61亿元。12月13日至15日,协同公路养护处指导各县(市、区)完成年报数据填报。经初步测算,乡镇三级以上公路通达率94.9%,建制村双车道通达率78%,优良中等路率超85%。已完成农村公路差等路消除任务。

结合省、市公交治堵任务,指导督促各县(市、区)进一步优化发展城乡公交三级网络,建立健全政府财政保障机制,加快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

继续跟进年报统计工作,督促泰顺、文成、永嘉等双车道比例严重落后县做好数据库更新。继续与省中心、检测单位保持沟通对接,及时了解路况检测结果。指导部署县市区梳理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评价佐证资料;部署推进城乡公交数字化服务及监管系统建设应用。

12 

印发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专班,建立比看督考工作机制,启动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高效完成24个高速出入口、5个高铁站及4个跨省市通道入口及连接线的整治提升,打造一批精品示范路。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市民生实事、温州市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洁”的行动方案、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

市交通执法队*、公路处、市公运中心

发布通报41期,任务交办单25份。110个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已全部完成。全市第一批514处问题点位,完成率100%,第二批基础环境问题10503处(道路10177处,铁路326处),较上期反馈动态增加433处,已整治10503处,完成率100%。

核实对接2024年任务计划。

13 

改造农村公路平交口及穿镇穿村点段20个(省政府考核25个);完成40个普通国省道平交口整治;完成危旧桥梁改造51座。


市公运中心

完成农村公路平交口整治25处、普通国省道平交口整治39处。已完成29座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完成率达111.5%。持续推进普通国省道桥梁整治

持续推进各县(市、区)开展普通国省道平交口整治。做好危旧桥隧改造项目进度跟踪,督促各县(市、区)加快推进。

14 

持续开展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安全评估,进一步减少班线数量


市公运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淘汰减少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16条,已超额完成6条考核任务;指导第三方完成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22条。

指导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完成2023年度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15 

全面推广应用港口危货智控平台,完成490(省厅考核622)艘渔运船、捕捞船“船图不符、船证不符”整治。


市港航中心

会同市局科信处、市交通执法队,并邀请部天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专家,组织召开我市港口危货安全智控在线推广会议和培训2次;同时,梳理任务清单,全力推进港口危货智控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目前,我市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2家市本级危货企业视频已接入省平台,5家企业正在录入企业信息;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2家市本级危货企业和3家对外开放企业已完成动火作业监管设备配置方案。现省中心正在研究制定感知系统和动火作业监管视频数据上传方案,待方案完成后,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渔业船舶“船证不符”“船图不符”专项整治共完成622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已完成)

继续根据省港航中心要求,推广应用港口危货智控平台。持续推进渔运船、捕捞船“船图不符、船证不符”整治工作。

16 

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97.2%。

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

规划处

市共富办采用市域1小时交通圈值97.2%,全市仅泰顺县尚未实现。

推进市铁管中心加快温武吉铁路前期工作

17 

实施农村融合改革,编制实施《深化温州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打造 1 个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加强数字化应用,完成省级客货邮驾驶舱数据接入。新增客货邮综合性服务站(点)40个,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10条、特色或冷链农产品运输专线1条以上。

省市民生实事、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

市公运中心

开展2023年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省市民生实事项目督查验收工作,完成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10条、特色或冷链农产品运输专线1条开通和客货邮综合性服务站(点)40个新增,指导洞头、瑞安、永嘉、文成和平阳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创建试点。

做好已建成的民生实事项目持续运营工作,完成农村客货邮特色或冷链农产品运输专线1条以上开通,继续指导洞头、瑞安、永嘉、文成和平阳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创建试点。

18 

提升公交化运营渡口7个,新建陆岛交通泊位数4个,新建改造提升候船设施3处。新建渡船1艘、改造渡埠2处(省政府考核),建设美丽航道2.4公里。推动开通塘河旅游航线。

省民生实事、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市港航中心

提升公交化运营渡口7个,4个公交化运营渡口提升、3个渡埠渡船新建改建项目已完工,完成整体进度的100%;

陆岛码头:4个陆岛交通泊位已全部交工,完成项目总体进度的100%;3处候船设施均通过验收,完成总体进度的100%。

经前期对接,已落实瑞安创建美丽航道,11月已完成美丽航道建设验收工作。

塘河于3月17日开通小南门至印象南塘航线,11月9日全线开通小南门至山根线路。

组织验收4个公交化运营渡口。按照节点目标持续推进陆岛交通码头建设及候船设施改造提升工作。开展建设美丽航道工作。

19 

开工建设青田至文成高速公路(文成段)

省民生实事

强市办

完成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批复、工可批复、初设批复和施工图批复,6月8日完成土建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11月完成建设用地批复。


20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控建设。

2023年度温州市美丽浙江建设考核责任分工

法规处*、公运中心、港航中心、工程中心

美丽浙江建设考核责任分工任务已经完成。


21 

无重大健康安全事件发生,重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无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2023 年度健康浙江考核指标温州市级部门责任分工

安全处*、运输处、公运中心、港航中心

加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通过重大隐患、防御台风、逆周期的防汛防台、今冬明春百日攻坚等多个隐患排查工作,持续深入排查公路基础设施、道路运输领域等安全隐患点,进一步落实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目前,未发生重大健康安全事件、重特大事故等

推进除险保安强化年、道路交通安全十大整治、今冬明春百日攻坚等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2 

围绕“百项千亿”工程等,实施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重大项目攻坚。

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

强市专班*、建设处、前期中心

列入省“千项万亿”的交通强省领域27个重大交通项目推进正常,其中杭温高铁正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域铁路S2线正式运营;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龙湾至瑞安公路瑞安段工程建成通车,温州港核心港区深水进港航道工程通航;市域铁路S3线、甬台温改扩建工程北白象至南白象段和湖雾岭隧道段、青文高速公路(文成段)、S325洞头岙底至大门段工程、S220青田至泰顺公路泰顺南浦溪至浙闽界段改建工程(一期)先行段开工建设;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已完成预可批复;甬莞高速洞头支线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批复,项目申请报告已报省发改委;乐永青高速已完成涉景、用地预审论证;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湖雾岭隧道段、苍泰高速和青文高速(文成段)完成用地批复;;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南白象至浙闽界段完成实施方案审定,召开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论证会;合温高速上报工可审查请示;330国道鹿城藤桥段至永嘉桥下段完成用地预审批复,330国道瓯海潘桥至泽雅段、鹿城藤桥段完成工可批复。

根据PPP新机制要求,持续深化乐永青高速、合温高速项目工可方案和投融资方案论证;青文高速、苍泰高速完成施工许可,加快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北白象至南白象段、瑞安联络线、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根据省发改委实施方案审查会议意见,完善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温州湖雾镇至南塘枢纽、乐枢纽至北白象段和甬莞高速洞头支线实施方案;S220青田至泰顺公路泰顺南浦溪至浙闽界段改建工程(一期)先行段开工建设;S325洞头至庆元公路乐清翁垟至永嘉上塘段(乐清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04国道瓯海段、苍南段、228国道龙沙至岱岭段完工。加快推进杭温铁路、瑞平苍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72%。

23 

全力夺取交通建设投资一季度“开门红”,一季度增长不低于10%。

温州市“奋战一季度、冲刺开门红”投资攻坚行动方案

建设处*、强市专班、前期中心

1-3月完成投资121.2亿元(统计口径)、同比增长45%,高于全省平均40.2个百分点。


24 

重点开工建设温州机场三期、市域铁路S3 线、青文高速、甬莞高速洞头支线、东部综合交通枢纽等21个项目;加快推进杭温铁路、瑞平苍高速公路、温州南站动车所等50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75亿元以上;争取温州市 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工程、228国道苍南龙沙至岱岭段等项目完工投用。

温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

强市专班*、建设处、规划处、机场处、前期中心

1-9月,市域铁路S3线、甬台温改扩建工程北白象至南白象段和湖雾岭隧道段、青文高速公路(文成段)等21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率84%(调整后计划开工项目25个);完成投资267.8亿元(调整后项目76个,年度计划投资279.2亿元),完成率95.9%,其中,市域铁路S2线开通运营,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建成通车。

根据省发改委实施方案审查会议意见,加完善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温州湖雾镇至南塘枢纽、乐枢纽至北白象段和甬莞高速洞头支线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杭温铁路、瑞平苍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25 

贯彻落实市交通工作务虚会精神,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做好“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印发实施县道网规划。

2月6日,张振丰市长召开综合交通建设专题会议

规划处

紧密对接省交通 “十四五”中评项目调整情况,全部获省厅支持;配合市发改委完成《温州市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相关工作;协调推进S211经开区段、瓯海潘桥互通改造等重大项目前期;市交通“十四五”中评经常务副市长专题研究并修改完善后已报市政府。指导县市区按照市司法局要求进行县道网规划公示等流程,抓紧报批。

根据常务专题研究会议意见修改完善报告,已报市政府,待市主要领导圈阅后印发。争取向市政府汇报县道网规划。

26 

建立健全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推进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和问题协调化解。

部门重点工作

强市专班

召开专班会议79次、专题调度项目36个、协调解决问题86个。

持续推进如市域铁路S3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甬莞高速公路洞头支线、瑞安联络线、东溪至西一等重大项目问题协调。

27 

推动“8+4”经济政策交通事项落地落实,深化交通建设投融资研究,积极对接争取省级补助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土地指标保障等相关政策倾斜支持。

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强市专班*、港航处、前期中心

落实交通建设资金11亿元。落实各项通行费优惠政策,减免通行费7.4亿元;延续温州港物流奖补政策。印发2023年温州港集团物流奖补政策,开展温州市金阳航运中心建设奖补政策研究。截至11月底,海铁联运完成5278标箱。关闭2家具有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资质的平台。开展高速公路“司机之家”建设推进情况督查;推动陶山服务区的“司机之家”服务再提升,已通过交通部评审;拟定县(市、区)重点货运场站建设“司机之家”实施意见草案。

持续推进推动“8+4”经济政策交通事项落地落实,进一步深化交通建设投融资研究,积极对接争取省级补助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土地指标保障等相关政策倾斜支持。

28 

深化交通项目前期线位方案,跟踪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三区三线”新要求,报批前争取更多项目调出永农。


规划处*、前期中心

对原纳入“三区三线”成果的交通项目深化前期稳定方案,根据各地发展要求梳理新增交通项目,紧盯新的“三区三线”政策落地争取流量指标实现一批项目调出永农。协调县市区局核查反馈省厅国土空间一张图公路、水运项目材料;跟踪省国土空间规划温州项目纳入情况,协调各县局全力争取近中期实施项目纳入县规划。配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方案审查工作。

推进相关项目加快前期进度。

29 

围绕服务“双循环”、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等,开展综合交通物流发展基础性研究,整体布局交通物流通道、枢纽、节点、园区和集疏运体系,做好项目、政策、措施、机制谋划储备。

省政府工作报告

港航处

印发《温州市“四港联动”发展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行动方案(2023-2025)》;开展近洋航运中心课题研究,完成专家评审结题。开展温州市物流业成本分析和降本增效政策研究;港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过渡期完成硬装部分,温州LNG配套码头通过验收。

推进乐清湾C区、状元岙二期、国际大型集货拼箱建设,开展近洋航运中心课题研究。

30 

推进鹿城西部多式联运枢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

“十四五”综合规划

规划处

组织鹿城多式联运枢纽专班会议,形成会议备忘录,协调公铁水项目前期工作,金温铁路鹿城外垟至双岙段迁建工程、温州西铁路货运站场迁建工程已完成工可文本编制;330国道鹿城藤桥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工可批复、初设技术审查;鹿城下岸多式联运中心配套码头工程已完成工可备案,正在开展初步设计编制。参加省发改委金丽温通道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方案研讨会(拟组建专班并开展研究)。拟稿关于恳请支持加快推动鹿城西部多式联运枢纽工程的报告。

推进相关项目前期工作。

31 

加快东部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研究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

规划处

完成广东考察研究学习调研报告,组织《温州东站枢纽集疏运体系详细规划研究》中期成果讨论会、集疏运小组会议;参加温州东站枢纽站城综合体概念方案研究研讨会,推进与温州东站集疏运体系详细规划(中间成果)融合发展。参加温福高铁线站位方案讨论会。参加学习嘉兴、上海、苏州调研站城综合体规划建设情况。国铁集团已组织温福高铁预可审查会。

对接市“一核十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紧密跟踪沿海高铁预可研进展,深化集疏运体系规划方案。

32 

加快推进泰顺、文成通用机场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泰顺通用机场。

政府工作报告

机场处

泰顺通用机场完成工可报告审查,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完善工可文本;启动政策处理工作,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完成净空区处理工程招标并开工;文成通用机场已经完成补充更新通用机场工可材料和附件内容,完成投融资初步方案编制,勘察设计招标已完成公示。

跟进文成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进度;泰顺通用前期及机场净空区工程进度。

33 

围绕省“四港”联动平台、温州物流信息枢纽港建设,深度开展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加快推进海港与公路港、铁路港、空港数据对接联通,在数据互联、物流管家和物流商城等各大物流场景和应用上开展深度合作,打破“四港”业务数据间的共享瓶颈。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温州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港航处

完成平台重点应用场景开发,即数据大屏+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应用、城市绿色配送服务应用、“义新欧”温州号订舱服务应用、航空物流应用、综保区信息服务应用、集拼撮合服务应用、供应链信息服务应用、金融服务应用。目前正待政策扶持契机启动运营。探索信息枢纽港与集拼基地联动方案,申报省“四港”联动示范项目。

继续完善信息港平台系统,修复细节问题。

34 

打造全国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深化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持续发挥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集聚效应,加强智慧港口、铁路和机场建设,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建设现代智慧物流服务体系,推动智慧物流龙头企业来温布局。加快瓯江智慧供应链物流园、京东瑞安智能供应链产业项目、苍南海西物流园、深国际龙港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推动建成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到2027年,培育网络货运经营企业6家,创成市级智慧物流园区10个。

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港航处

京东瑞安智能供应链产业项目一期已在去年投产,二期已于2023年6月竣工投产。已对接万科万纬物流、小快货运科技公司。小快货运科技公司同步对接龙湾、瓯海,探索落地方案。

继续深入对接物流企业,协助企业在温投落地投资。

35 

加强车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道路侧和电网侧智能感知系统部署。

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公路处*、建设处*、科信处

104国道温州西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改建工程(城段)路协同施工图完成审查。

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开展项目立项等前期论证工作。

36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场和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争取创建全国首个县级“双智”城市。推进综合交通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网联驾驶测试评价和监管平台、城市级停车智能管理平台建设。

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科信处

智慧公路建设方面:会同相关处室与安防学院、理工学院对接探讨智慧公路解决方案;

交通物流数据交易平台打造方面:12月15日,实验室挂牌,座谈会上,讨论货车安全管控平台下一步建设推广思路。

继续保持与高校对接,关注鹿城104国道车路协同项目进展,加快完善推广货车安全管控平台,谋划更多数据服务产品。

37 

统筹部署海洋及船体相关智能传感设备,综合应用海底光缆、5G网络、高通量卫星、北斗、水声通信、船舶电台/短波/超短波等技术,建设近海岸智慧海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涵盖技术研究转化、通讯设备制造、网络建设运营、解决方案开发及推广等方面的船联网产业生态,有效支撑海上政务、海上商务、海上服务的应用开展,支持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开展船联网试点建设。

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港航中心*、科信处

“智港安防”应用平台实现重点港口岸线坐标和监测点图层信息全面展现在卫星图上。对接东海AIS信息,整合接入全市沿海沿江视频监控600余个,实现120个正式码头、241个重点监控岸线点位信息全部录入,实现361个电子围栏的设置调整。


38 

支持有条件的平台企业整合社会运力资源,加强出行服务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开发。

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运输处*、公运中心

修订网约车实施细则,降低司机、车辆准入门槛,方便社会运力资源依法从事网约车经营。优化网约车各项许可流程,实现驾驶员考试后即可现场拿证,提高许可效率。鼓励网约车平台优化APP功能,拓展服务应用场景,依法接入出租车派单,完善助老模式,提供多样化出行服务。

指导网约车平台依法依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

39 

进一步分析短板问题,谋划针对性举措,稳步提升我市交通共富指数,持续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支持泰顺、乐清等共富试点和乐清等强国建设试点县建设,着力推动闽浙边交通服务共同富裕发展。


规划处

起草《温州市交通共富评价指标提升工作报告》并落实分工,针对落后指标逐项研究分析,指导推进泰顺、乐清交通服务共富试点,召开闽浙边区域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研究座谈会。持续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做好“互联网+交通执法”优秀试点宣传工作,完成交通强国产业集群(园区)试点申报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山区海岛县(区)交通共富推进会,邀请农发行温州分行专家介绍政策性金融支持路网建设政策与案例。上报四项温州市交通服务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和特色亮点。上报共同富裕信息3则至省共富办。完成共同富裕重点任务季度进展上报市共富办。完成共富省级部门评价赋分对接情况报送至市共富办。梳理交通共富指数年度完成情况。

积极争取政策红利(特别是山区五县“一县一策”政策落地);完成交通强国试点市级指标梳理,跟踪对接第二批交通强国试点县申报工作。跟踪市第二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申报工作。更新汇总交通共富指数推进工11月进展情况。印发我市《高质量建设“浙里畅行”行动方案(2023-2027年)》。

40 

细化交通运行保障方案,高标准完成交通服务、运输物流等任务。


运输处

牵头亚运交通保障工作组,全力保障赛事侧、城市侧交通服务精细供给:“赛时侧”,围绕赛事客户群体,投入166辆赛事服务车辆、15辆引导车、232名服务人员,发车1575班次,平安高效完成2.36万人次转运及抵离服务等;“城市侧”,围绕3大场馆周边50个公交站新辟及优化公交线路95条,增开轨道交通列车200余列次,累计服务赛事观众约8.9万人次,高质量满足群众观赛需要,实现赛场观众快速疏散,圆满完成亚运交通保障护航任务。


41 

8月底前完成主城区7大高速口景观改造提升。


市交通执法队

完成主城区7大高速口景观改造提升。

持续做好七大入城口、机场动车站、两大贵宾保障通道口的日常维养。

42 

建立健全交通沿线清洁工作常态长效机制及路长制。


市公运中心

对高速公路、铁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S1线开展清洁大行动常态化管理,两周一次汇总数据和照片等。已制定全市公路清洁工作长效机制。

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常态化开展清洁大行动,持续做好道路环境卫生整治。继续做好各具体项目进度跟踪,及时反馈问题,并及时汇总上报。

43 

开展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研究。


财务处

已谈妥省交投分摊比例,新高速公路差异化方案拟上报市政府。

待市政府常务会议决策。

44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专项行动,提高城乡公交新能源车辆比例,新建改造农村山区公交停靠站点设施,提高镇村公交线路通达密度深度,建设一批公交电子站牌,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公交三级服务网络。

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2023年度工作要点

市公运中心

新增更新新能源城乡公交150辆,新建改造城乡公交停靠站96个,新建公交电子站牌92个,新增优化城乡公交线路72条。

督促各县(市、区)加快公交治堵任务进度,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站点基础设施提升、公交线路优化等工作;部署推进城乡公交数字化服务及监管系统建设应用,推动城乡公交高质量发展。

45 

实施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养护工程17公里。

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市公运中心

完成“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17公里。

督促指导相关县(市、区)推进验收准备工作。

46 

完成高速公路养护50公里,高速公路服务区增配30个货车停车位,高速服务区、停车区充电桩车位累计达100个。(新增高速充电桩车位20个〈省政府考核指标〉)

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市交通执法队

已完成高速公路养护55.7公里;累计新增货车停车位40个;全市高速服务区(停车区)已累计拥有充电枪122把。

督促各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公司按照计划全力推进

47 

完成普通国道养护大中修98公里,建设国省道、农村公路等普通公路充电桩车位109个,在全市20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开设ETC办理和售后服务点。

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市公运中心

各县(市、区)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工程形象进度80%。新建农村公路充电桩40个、国省道5个,累计完成166个;完成全市60个收费站ETC服务点建设并投入使用,全省率先实现温州高速公路收费站ETC服务100%全覆盖。

全面推动全市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实施进展。继续跟进充电桩建设,确保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加强督导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正按计划推进建设。

48 

建立健全行业立法工作机制,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立法前期研究、形成初稿。


法规处*、运输处、建设处、市交通执法队

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立法前期意见征求,汇总结合相关单位及部门反馈的立法需求和建议意见,形成《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对照表及说明。通过磋商确定立法服务方,按照年前提交立法草案的要求细化进度,立法工作方案发文。带队学习调研成都、杭州轨道交通立法工作。梳理立法重点问题请示,向局主要领导汇报,根据领导意见形成立法草案,连同立法起草说明向司法局汇报立法成果。

根据司法局意见推进下一步立法工作。

49 

依法梳理执法履职清单,培育执法为民服务品牌,夯实执法制度基础,深化执法效能改革,推进执法模式转变,建设“四基四化”长效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练兵。


法规处*、市交通执法队

1.指挥中心大屏更换暨基层数字执法室电子设备配备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举报投诉案件“全过程”辅助办案应用已对接中标方加快开发进程。

2.“互联网+交通执法示范区”获评2023年度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出租车之家自助办模块设置流程环节,待与省厅进一步沟通突破。出租车之家应用获评2023年度全省交通运输法治品牌,“三新”举措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服务品质入选全省交通运输领域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

(第二批)。

3.开展宪法宣传月活动,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选送的《以案释法微视频(机动车维修合同案件)》获得全省“法治护路 公路先锋”普法系列活动优秀微视频二等奖。

继续开展法治品牌创建,选树典型品牌。加强出租车矛调中心和失物招领中心工作宣传,打造好出租车行业数治品牌效应。优化交通执法便民惠民营商环境基层实践,打造温州交通“依法依规、便捷高效”执法品牌。

50 

推动完善县级交通工程质监管理体系。


市交通工程中心

开展县级机构建设情况摸排,建立机构建设、人员配置、权责职能等情况清单。完成《浙江省交通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专题研讨。制定年度监督计划,联合县级队伍开展综合检查,提升县级队伍现场监管水平。联合县级队伍开展上半年公路工程综合大检查,同时开展县级队伍技术力量培训。完成《温州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指引(试行)》。

11月中旬开展2023年度县级交通工程管理机构行业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县级交通工程管理机构的行业管理,有效提升交通质监队伍监管履职能力和质监工作水平。

11月22-24日举办2023年市县两级交通质监系统业务骨干培训班,着眼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育。

12月23日组织县级交通管理机构参加全市交通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宣贯推进会暨“红行瓯越·共筑坦途”党建示范工地创建启动会,推动县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联合检查等提升县级队伍综合水平。加强与县级机构沟通,督促完善队伍建设,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全域监管。完成上半年全市在建省道、农村公路、县管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及大中修工程质量督查,完成县级队伍第二阶段实操技术培训。印发县级交通工程管理机构行业督查通报。

开展县级交通管理机构专项调研工作。

51 

完善行业信用评价机制,推行行业信用体系试点建设工作。


运输处

建设领域信用评价达到全年检查标段全覆盖;配合省厅完成公路养护动态信用评价系统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温州出租车之家”和“温州车辆维修企业信用应用”案例获评全市信用数字化改革应用优秀场景。

配合省厅做好信用评价细则优化工作。持续推进信用试点建设工作。

52 

持续深化行业“打非治违”。


市交通执法队

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重点区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纳入执法评估负面清单,查处危货案件849起。协同开展温州市道路运输行业“三清”行动回头看活动,查处机动车维修案件319起,网约车案件1525起,驾培案件849起。推进温州机场、火车南站、火车站等三个“窗口”交通秩序专项治理,今年以来查处“非法营运”案件901起。牵头开展网约车专项整治,制定网约车非现场执法工作指引,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平台数据拉网排查,一线执法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执法,双管齐下规范网约车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查处15家网约车平台未按规定上传信息,清退无证网约车司机6100多人,目前该项工作还在进行。开展出租车车容车貌和服务质量提升集中执法行动,查处宰客、绕道、车容车貌等违章行为1793起。推进公交行业执法检查,聚焦“迎亚运”期间,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责令2家企业落实整改。

网约车行业治理加速推进,集中治理网约车平台数据上传问题和“合规化”问题;抓好春运执法工作,集中力量查处客运违法行为,保障春运道路运输安全。开展第二轮重载普货车辆不在线治理,为“浙运安”延伸到普货领域打好基础。

53 

深入开展网约车、维修、驾培行业“三清”行动。


市公运中心

加强网约车行业管理,会同执法队召开全市网约车企业会议,部署专项整治行动。今年累积指导企业61家次,约谈18家次,配合政务服务处新增许可网约车平台19家,变更许可11家,注销1家,下架整改11家。

截至12月25日,累计检查汽修企业522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430份,促成市本级252家企业完成备案,处罚经营不规范企业129家,切实提升行业规范经营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完成驾培行业“三清”行动。

会同执法队通过省网约车监管平台,继续做好订单上传异常网约车平台整治,利用无证订单加强非现场执法。

继续推进车辆维修行业、驾驶员培训行业“清风”“清网”“回头看”行动,加强教练员继续教育工作。

54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跨省通办、电子证照、一窗通达、交通一件事等惠企措施,实施沿海船舶多证联办,取消道路运输驾驶员2年一次继续教育制度。


政务服务处

从业资格证补证、换证等5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558件,办结件557件、占比99.82%,成功办理量552件、占比98.92%,办件满意度达到了98.39%。企业经营许可证、车辆(船舶)营运证、人员从业资格证等11个事项实现电子证照,道路运输领域电子证照绑卡量60567个(其中新增20612个、占比56.18%预计月底可达60%以上,存量39955个、占比30.69%),港航领域电子证照绑卡量998个(其中新增132个占比74.58%,存量866个、占比77.39%)。协同市市监局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集成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实现系统“一照集成”、数据“一照共享”、业务“一照通办”,该试点典型经验入选温州改革《探路者》第31期,并成功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利用市公安局推进的证件照片“一窗通拍、全域应用”工作,由公安部门向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出租车从业资格证等应用场景共享相关数据,实现系统、接口、数据源“一次联通、全量共享”,满足群众“一照通用”的办事需求,其典型经验入选温州改革《探路者》第21期。深化推进涉路涉航评价等“一件事”改革,协同市政务服务局推进“多评合一”工作,印发《关于深化评估“一件事”推行涉企评估“多评合一、一评多用”及“区域评估”改革的通知》,实现货车司机凭机动车驾驶证直接申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持续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进取消驾驶员2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工作,到期换证不再提交继续教育证明。诚信考核取消结果签注。统筹推进“大件运输”审管联动工作,初步实现“智能选线”;协同温州海事局推进沿海船舶“多证联办”工作,已实现船舶营运证联办。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跨省通办、电子证照、电子签章;依托数字化改革,推进“一件事”工作,推广应用“一窗通达”;协同推进证照集成创新和“一照通用”工作。继续推进船舶“多证联办”工作;推进出租车从业人员审批系统数据接口并完成项目验收;统筹推进“大件运输”审管联动和“智能选线”、桥梁核验等工作。试点推进在区级设立交通政务窗口工作。

55 

实施包车行业分级分类管理改革。

市两个健康恳谈会

市公运中心

市交通运输局6月底印发《温州市促进包车客运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成全市包车客运市场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对接局政务服务处制定《温州市促进包车客运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许可审批流程;完成包车应用识别码前期摸底工作;完成包车识别码系统下载和印刷,目前包车应用识别码比例达到98%。

组织完成县市区包车识别码培训指导、应用粘贴工作。

56 

实施公路、水路运输高质量发展措施,精准落实行业纾困政策。


运输处

多次对接财政,形成实施意见报市府办综合二处审核。

待市领导审示后即时推进。

57 

支持新能源轻型及厢式、封闭式货运车辆在平峰时段入城通行。

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市公运中心

主动对接公安交管部门结合本市交通管理实际情况,出台《温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部分新能源货车通行管理的通告》,调整新能源四类货车(轻型厢式货车、轻型封闭式货车、微型厢式货车、微型封闭式货车)的通行管理,允许浙C号牌四类车在城区非高峰时段通行,并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58 

推出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暖心服务措施

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市公运中心

2022年已修订温州网约车细则,放宽驾驶员从业资格准入条件,简化办证流程,优化车辆标准与巡游车基本一致。开展“与爱同行 喜迎亚运 夏日送清凉”关爱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活动,投入20余万元购置8000份清凉物品通过各企业发放到驾驶员。启用动车站西广场网约车停车场和上客点,指导各平台设置电子围栏,助力改善站场交通秩。选送优秀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参加全省维修行业职业职能竞赛活动。同时,联合温州市信用办引导全市维修行业开展汽车维修企业信用试点工作,为引领温州维修行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开展“服务亚运 欢度中秋”慰问网约车驾驶员活动,营造节日氛围,提升驾驶员归属感。开展“走访关爱 暖心服务”为一线货运司机送去180份“爱心大礼包”和1000份节日暖心红包。

开展推荐最美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评选;及时办理投诉诉求,解决企业困难;推进信用建设,打造一批诚信品牌维修企业等系列暖心服务举措。

59 

新建高速公路“司机之家”1个

新建司机之家 2个(省政府考核)

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市交通执法队

陶山服务区“司机之家”已通过省级验收。


60 

高质量办好“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交办事项(纳入市领导交办事项:杨府山2号帆艇码头清淤)

市两个健康恳谈会

市港航中心

2月22日,政府下发抄告单,明确实施方案。目前由城发集团开展港池疏浚工作,涉及交通部门任务已办结。


61 

落实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和省属国资路段ETC货车八五折优惠政策,力争省内国资路段对三类、四类客车通行费实行阶段性八五折优惠。

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财务处

按规定落实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和省属国资路段ETC货车八五折优惠政策。1-11月优惠7.96亿。


62 

开展总重80吨以上货车整治(省厅考核要求总量下降40%),建成省际非现场治超点位;新增非现执法车道2条(省厅考核指标)


市交通执法队

今年全市共开展联合2078次,出动交通人员150893人次,公安交警4589人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12124辆次,其中非现查处5736辆次,卸载81.4万吨,罚款5927万元,扣分5543分。苍南省际非现治超点已完成建设。

继续开展严重超载超限车辆整治工作。

63 

常态化实施安全质量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推动交通工程防护标准化,实现在建工程云上监控全覆盖。


市交通工程中心

截至12月25日:累计上报问题隐患3623个;问题惩戒142个,其中行政处罚114个,约谈23个,挂牌督办5个。对6个今年新开工公路及大型水运工程(如苍泰高速、瑞湖高速、乐清电厂三期等)进行工点防护标准化技术交底,并发放标准化图册。100%完成两批共十个在建项目视频上云工作(瑞苍高速、322国道文成段、235国道泰顺段、330国道瑞安段、330国道瓯海段、瓯江港区灵昆作区24-28#通用泊位工程、乐清湾C区项目、104国道三江至黄田段、柳市互通、温州北站互通项目)。

继续围绕六方面189项突出问题开展“利剑”专项巡查,建立巡查隐患典型问题清单,每周一滚动,每月一通报。

64 

健全“领导包案、专人负责、动态清零”维稳安保机制。


安全处

落实了领导包县督查工作机制,建立了信访重点人一对一包保制度,常态化开展督查落实。

不定期开展督查;加强线索收集。

65 

有序实施交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建立统筹机制,谋划相关创新载体。到2025年,建成2个以上低碳公路服务区,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0%。

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低(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法规处

印发《全市交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3年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工作要点》。按照《浙江省交通碳达峰省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结合达峰工作任务,将补助资金下达到县(市、区)。国四营运车辆淘汰资金补助细则已经局领导研究通过行文。

谋划2024年碳达峰工作。

66 

创成国家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


市公运中心

全力推进温州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迎检准备工作,对标验收考核标准进一步提升、优化。完善“4+8+180”城市配送网络体系及枢纽节点功能实现,优化温州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并实现部级平台对接,及时上传配送节点信息及新能源货车泊位信息,接收省级部门验收,上报温州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验收申请报告,完善创建工作电子台账,制作并张贴末端共同配送站标志牌,提炼具有温州特色的“瓯式配送”模式。2023年10月26-28日,顺利通过部级专家实地验收。

全面巩固创建工作成果,及时总结提炼示范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好的运营模式和经验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打造面向未来、引领示范的“瓯式绿配”体系。

67 

推广应用行业“碳效码”、绿色出行“碳积分”

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低(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市公运中心

每季度根据碳达峰数字针对规上企业应用推广碳效码,每季度根据碳达峰数字平台自动生成碳效码,截至三季度共对33家规上企业生成碳效码,并通知企业申领,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同时结合企业“碳效码”应用,开展了首批绿色物流先行企业遴选工作,推荐了2家符合征集条件的优秀绿色低碳货运企业。推动温州绿配碳排放监测平台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绿色配送与碳效码相挂钩,助力企业转向高效率低能耗的物流运作模式。

继续推动温州绿配碳排放监测平台应用场景建设,每季度向规上企业推广碳效码,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68 

2023年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出租车(网约车)1300辆,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85%、出租车(网约车)占比超75%,淘汰国四及以下老旧营运货车190辆。

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

市公运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50辆;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90.7%(除应急保障车辆外,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100%);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77.5%。全市新增和更新出租车(含网约车)11158辆,主城区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占比为85.9%。截至目前,已完成国四及以下老旧营运货车淘汰353辆,按照出台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完成国四淘汰补助办法相关部门意见征求及反馈意见收集,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补助政策及起草说明意见。

结合市年度治堵工作任务,继续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新能源公交车新增更新工作。继续对接局运输处,推动2024年的新能源车补助政策。做好国四及以下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配合市局法规处完成淘汰补助办法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推进补助政策出台。

69 

完成海进江河船舶岸电受电设施9艘改造。


市港航中心

9艘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改造签注,正落实补助资金发放.

持续推进改造进度,安排已完成安装设备的船舶检验环节。

70 

强化数字赋能,夯实交通领域能力中心数据底座,县级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归集率达90%以上


科信处

基本完成交通重点数据展示系统,完成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编制,建设数据资源中心。

加快数据资源中心建设进度,与数安港入驻企业每日互动公司共同谋划梳理交通数据资产。

71 

深入谋划和迭代升级行业地方特色应用场景,争取打造1个以上全省交通数改基层最佳实践应用。


科信处

创新打造交通物流数据交易平台相关工作入选全省交通领域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及2023年度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

谋划2024年亮点场景

72 

探索智慧公路建设,积极推动重点工程在建设阶段融入智慧交通内容。


建设处

市级监管22个项目专线已接入市交通综合视频整合平台,104国道温州西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改建工程(城段)路协同施工图完成审查。

推进全市其他在建重大项目接入市交通综合视频整合平台

73 

制定并实施温州市综合交通产业发展2023年工作清单。


港航处

印发温州市2023年综合交通产业年度工作要点。


74 

积极对接争取引进货运平台经济产业项目。


港航处、科信处

完成针对万科万纬、小快货运的首谈报备。小快货运科技公司同步对接龙湾、瓯海,探索落地方案。

继续对接协调协助企业落地。

75 

发挥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集聚效应,推动“四港”联动,深化商贸型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建设现代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建成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打造全国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

温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港航处*、公运中心

完成平台重点应用场景开发,待政策扶持契机启动运营。完成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验收。研究物流信息枢纽港与集拼箱基地联动,申报“四港”联动示范项目。

研究绿配支持政策,研究绿配发展五年规划等顶层设计。研究物流信息枢纽港与集拼箱基地联动。

76 

打造国际物流空港。提速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力争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全速推进温州机场三期扩建、海特集团“客改货”、顺丰长三角南翼临海空港创新供应链总部基地、航空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以温州机场为依托、温州都市圈和温台沿海产业带为支撑,以航空物流、货运代理、货邮仓储、综合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机场处*、港航处

航空物流园待高铁线位明确后推进规划建设,目前在园区内谋划建设航空物流综合体工程,该项目位于温州航空物流园内,占地约753亩,目前正在编制建设方案和资金方案;顺丰长三角南翼临海空港创新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公司温州捷预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省政府已完成军地协议签署,预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推进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前期工作;跟进顺丰供应链总部基本项目土地招拍挂工作进展。

77 

完善功能多样的区域性陆港。加快鹿城西部多式联运基地、温州综合保税区等重点物流集聚区建设。到 2025 年,“四港”联动示范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物流增加值 800 亿元,海港吞吐量 1.1 亿吨,海港集装箱吞吐量 200 万标箱、航空货邮量 12 万吨。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港航处

1-11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42万标箱、同比上升12.51%,货物吞吐量完成8049.17万吨、同比增长3.93%,海铁联运完成5278标箱、同比增长20.39%。

推进下岸码头相关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下岸码头年内开工建设。

78 

加快推进金温铁路电气化改造,大力实施 TOD 综合开发,联动金华(义乌)、丽水(青田)建设全省第二开放大通道(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规划处

组织鹿城多式联运枢纽专班会议,协调公铁水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下岸码头完成工可备案、加快初步设计编制。配合起草温州市参与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恳请省级层面支持的事项(项目)清单、反馈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建议和需协调事项。

推进相关项目前期工作。

79 

大力招引航运、物流和代理企业总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航运交易等高端要素,进一步实现口岸、港航政务、航运交易等“一站式”服务,打造“空间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功能融合”的港航物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功能区。到 2025年,港航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港航供应链产业在温集聚初步形成规模。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港航处

港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过渡期完成硬装,《温州港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扶持暂行办法》已印发,组织集聚区专班内部门讨论入驻及挂牌运营事宜。

继续跟进集聚区建设情况。

80 

全面布局日韩、俄罗斯、新加坡、印巴、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近洋航线,夯实对台桥头堡,新辟近洋始发线、远洋干线,到2025 年,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温货温运比例提升至50%。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港航处

新辟马来西亚、日本、印尼三条近洋航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42万标箱、同比上升12.51%,货物吞吐量完成8049.17万吨、同比增长3.93%。

稳固既有航线,继续推进新辟航线工作。

81 

围绕核心港区发展多式联运,加快乐清湾铁路支线、金温铁路、港区装卸及通关设施改造,提升海铁联运能力。谋划实施义新欧班列迁移至乐清湾,大力推动陆海联动双向贯通。积极实施瓯江口航区划分调整,积极支持丽水青田港口专业化建设,开发设计特殊船型,组建瓯江海河联运专业化小型运输船队,积极培育瓯江沿线海河联运业务。到2025 年,集装箱海铁联运实现1万标箱/年,海河联运突破500万吨/年。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强翼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港航处

完成义新欧中欧班列监管场站搬迁工程,配合商务局开展乐清湾港区“中欧班列”启动仪式,正在与海事局对接,启动瓯江口航区划分调整。已完成特殊船型开发。

继续跟进乐清湾中欧班列发展,继续海河联运有关工作。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