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019/2024-0003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24-01-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3年温州交通运输低碳环保工作完成情况
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按照《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23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作要点》、“美丽温州”建设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分管领导多次开会研究,成立低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温州交通2023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作要点》,统筹推进温州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 出台政策安排资金,推进装备更新。协同财政、生态环保、商务等部门制定《温州市区国四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补助办法》,在省拨资金的基础上再安排资金鼓励引导国四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淘汰。及时按照省厅要求将碳达峰省补资金分配到县(市、区),激励推进更新新增新能源城乡公交、巡游出租车、内河船舶,推进运输装备低碳升级。2023年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61辆,其中城市公交43辆,城乡118辆;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100%(除应急运力外);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10509辆,其中巡游出租车1291辆,全市主城区出租车新能源化比例达到 86%以上,全年兑现新能源巡游出租车补助2010万元。国四及以下老旧营运货车淘汰(辆)353辆, 完成率185.8%。新建内河新能源船舶6艘,温州交运水上巴士一号线采用新能源船舶全线贯通运营。

二、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推动海铁联运始发站从单点向多点、省内向省外拓展。加大外贸航线开辟力度,新增近洋集装箱航线 4 条,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0 万标箱,集装箱海铁联运5934标箱,江海联运194万吨,水路货运量6058万吨。温州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部级专家实地验收,形成完备的绿色配送工作体系。针对规上企业应用推广碳效码,每季度根据碳达峰数字平台自动生成碳效码,截至目前共对33家规上企业生成碳效码,并通知企业申领,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同时结合企业“碳效码”应用,开展了首批绿色物流先行企业遴选工作,推荐了2家符合征集条件的优秀绿色低碳货运企业。推动温州绿配碳排放监测平台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绿色配送与碳效码相挂钩,助力企业转向高效率低能耗的物流运作模式。结合城市治堵工作持续优化各类交通组织管控措施,优化提升公交线网,整治交通堵点26个。大力发展慢行交通及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共享交通模式,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 85%。  

三、 加快低碳设施建设,推进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公共充电桩、公交车充电桩等充电设备的规划与建设。配合新能源汽车推广,累计建成普通公路充电桩点位376个,高速公路128个,建成新能源汽车维修点52个。积极推进港口岸电、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工作,新建1套港口岸电设施、改造3套,完成9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岸电使用率同比增长64%。2023年打造省级“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 64.85 公里,创建美丽航道 2.4 公里。

四、 盯牢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一是严抓督察问题整改。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苍南县168 公路工程违规侵占林地”完成问题道路两旁植被恢复、路基边坡绿化、绿地平台灌木种植工作,6月底整改通过销号。二是做好亚运环境保障。按照会前攻坚、会期保障的要求,落实好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根据《温州市2023年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计划》,以及交通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有关要求开展了2023年度扬尘防治检查工作,共检查9个公路项目和1个水运项目,发现问题30个,全部整改完成。严抓港口码头扬尘管控措施的落实,针对29家易扬尘干散货码头堆场清单,排查干散货堆场41处。三是防治港口码头污染。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全生命周期”电子联单应用平台正式上线,实现污染物接收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实现生态环境、海事等多部门共同数字化监管。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市港航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船舶和港口污染、非法码头违规作业的突出问题落实督导,牵头联合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海事开展联合检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一般问题“立行立改”,复杂问题限期整改,重大严重问题关停整改,问题整改率100%。四是落实无废城市创建。全市共创建无废4S店14家,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实现危废收运覆盖率100%。建成汽车钣喷共享中心5家,并投入正式运行。加强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管理,指导落实危险废物运输管理,固体废物转移交接记录制度。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