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高速从无到有,乡村路网越织越密,从山区出行难到融入温州市域“1小时交通圈”,从山路十八弯到迈进“铁(路)公(路)机(场)”时代……泰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山城交通的飞跃史。
岁月在流转,时代在进步,不变的是泰顺交通始终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美好出行的初心。一代又一代的交通人甘做一颗“铺路石”,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用灰尘和汗水在泰顺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奉献和担当,见证山城巨变展新颜。
路通百业兴
栉风沐雨辟新天
1958年,老58省道(分泰公路)全线通车,这是泰顺打破交通壁垒的第一条公路。两年后,彼时还是青年小伙的高启然扛起铁锨、洋镐,开始了他的公路养护生涯。
“那时候都没有车,上路养护靠两条腿走,一出门就是一整天。”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高启然回忆说,当时公路站叫“道班”,养护工具只有铁锹、洋镐、锄头、扫帚、撮箕、筛子、手推车,雨天的时候再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就是全部家当了。住的地方也颇为简陋,勉强可以为养路工遮风避雨。
高启然每天迎着朝阳出门,披着残阳归来,风里雨里步行护路,从没有喊苦叫累。“这是我家乡的第一条公路,之前我们去温州都要花上几天的工夫。”高启然说,小时候要一大早赶到县城罗阳,走半天到百丈,再换乘水路经温瑞塘河到温州市区。因此再苦再累也要保障58省道畅通的目标是高启然心中坚定的信念。
彼时公路还是砂石路面,车辙、坑洼极易出现。高启然善于总结经验,在日常的养护实践中采用勤扫、勤补、勤刮、勤修的“四勤”养护法,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整体稳定性,10公里的砂石路养护得如同沥青路一般平整、干净。在高启然的带领下,泰顺县公路段豆腐岭道班多次被评为县、地、省级先进班组,并在1978年交通部“安全优质百日赛”评比中,被评为“质量信得过班组”,高启然本人也被评为“质量标兵”。
路畅民共富
山城道路织锦绣
1985年,泰顺铺设了第一节水泥路面,1年后,曾德雄背着皮箱、木箱、被褥和板凳来到了彭溪五里牌道班。
作为第二代交通人,曾德雄身处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他先后经历了分泰公路(58省道)改造、云寿公路泰顺段改建、331省道建设以及向田间地头不断延伸的县乡道完善,手扶拖拉机、四轮装载机等机械逐步投用。
但机械的加入并没有完全解放养护工的劳动强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曾德雄的工作常态。“现在清扫硬化路是要把砂石扫出去,当时都是砂石路,我们是要把砂石扫进来,尤其下完大雨砂石会被冲走、路面会出现坑槽,我们赶紧拿着洋镐和扫把,把路面铺平整。”曾德雄说。
2016年,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泰顺全县公路险情频报,曾德雄开着车载着同事一路奔赴前线。在新58省道淡竹垟隧道至战州路段塌方现场,他与各公路养护站、路政中队、应急抢险队伍一道,一身湿淋淋地在风雨中忍着寒冷、忍着饥饿,坚持抢险,最终打通抗台救灾生命线。
“现在路面宽敞了,道路通畅了,人出山方便,山货出山也不再难。”曾德雄家住泗溪镇,早年出山得先走到雅阳、在三魁吃午饭然后再到罗阳转去温州的班车。以“521”交通工程为载体,泰顺实现了县城到杭州5小时、到温州2小时、到各乡镇1小时,不仅让村民的出行更加便利,也让当地的农特产品、来料加工等产业焕发生机。
路好客来勤
让泰顺越走越顺
2015年,王征入职泰顺县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公路养护科,主要负责小修保养、桥隧养护、公路绿化、应急抢险等具体工作。
汛期带头抢险,迅速组织人员、工程机械及时赶往现场先抢通后修复,清理落石、排通路面、边沟积水、泥石清运,滂沱大雨中值守通宵;夏天高温作业,太阳炙烤着每一寸土地,刚铺未干的沥青在半米开外仍能感到滚滚热浪,混合着尘土的刺鼻气味,在鼻腔里经久不散;日常巡查道路,眼前要抓每一个细节,耳边是轰隆隆的机械设备高速运转,一天来回两百多公里……在接受前辈养护工作经验传承的同时,王征不断在养护工作实践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养护效率,向着市场化、机械化、数智化迈进。
相比于40后、60后,90后王征成长在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的时代,公路行业的变化与革新亦是一日千里。幼年时,罗阳县城周边一眼望去还有很多农田,到十几岁时,一条条国省干线公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工作后,县乡道路激活一个个乡村,文泰高速开通、泰苍高速开建……
随着泰顺交通由“通”到“畅”再到“好”,源源不断的游客涌进山城,群众对公路的行车出行需求从“走得了”转变为“走得好”。“我们的工作也从最初保障畅通,到如今维护公路的‘畅、安、舒、美’。”王征说,无论工作方式如何变化,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始终是一代又一代的公路人的共同愿景。